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黃木春 陳芝)近日,經株洲市荷塘區(qū)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,被告人林某、謝某、潘某生產、銷售有毒、有害食品及假藥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被區(qū)法院依法判決,其中判令3被告人懲罰性賠償共計人民幣571500元,這是今年株洲市判決的首例適用10倍懲罰性賠償?shù)男淌赂綆袷鹿嬖V訟案件。
林某曾是一名性保健品的推銷員,為了賺“快錢”,他便在性保健品和性藥上動起了歪心思。2018年底至2021年4月期間,林某租用一棟老民房作為生產假性藥、性保健品的據(jù)點,雇傭潘某、謝某為生產人員,李某為發(fā)貨人員。林某購進生產原料,潘某負責將原料攪拌制作成型和壓片,謝某負責包衣和包裝生產工序,將有治療作用的藥品成分添加到性保健品中去,并加工成“萬艾可枸櫞酸西地那非片”(俗稱“偉哥”),一條假性藥、假性保健品的“生產鏈”就這樣形成了。
當生產路子鋪好后,林某利用當過性保健品推銷員的經驗,通過參加各種保健品博覽會結識買家、添加微信,通過微信銷售這些性保健品和假藥。為了規(guī)避被追查的風險,林某還指使其妻子吳某購買他人的銀行卡用于接收貨款,并采取轉賬到他人賬戶再轉回、現(xiàn)金支取等方式將犯罪所得錢款“洗白”。收款后,他根據(jù)賣家的訂單需求確定原料配比進行生產,再用物流寄出。
2021年3月,公安機關在株洲市荷塘區(qū)文化路依法查處了李某涉嫌銷售有毒、有害食品罪案,順藤摸瓜查獲了李某從林某處購買的“藥”,經株洲市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認定,該批“藥”為有毒、有害食品及假藥。案發(fā)后,公安機關遠赴廣東湛江抓獲了吳某等人,并提取了相關罪證,林某得知后自動投案,并如實供述犯罪事實。
林某、潘某等人通過生產、銷售各類假性藥、有毒有害的保健品至湖南株洲、新疆、山東、廣東等地,銷售金額巨大,其中銷售給株洲的李某價值共計人民幣57150元。
食品藥品安全關乎公民的身體健康、生命安全、社會穩(wěn)定,該院第二檢察部在審查該案時認為,林某等人的上述行為既侵犯了國家對藥品和食品的監(jiān)管秩序,又侵犯了不特定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健康權,存在較高的健康損害風險,損害了社會的公共利益,于今年1月向區(qū)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。
經審理,法院全部支持了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,在對3被告人判處相應刑期和禁業(yè)禁止令后,判令3人共同承擔懲罰性賠償共計人民幣571500元,在判決生效后10日內在市級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。目前,該571500元的懲罰性賠償款已執(zhí)行到位。
責編:劉惠明
來源:法制周報